地下水新聞(Yahoo新聞)

   地下水分區
   觀測(站)井
   地下水災害
   地下水水位
   地下水水質
   地下水技術
   水資源統計
   學習教材
   相關連結
 

 

 
地理環境 <<
       臺北盆地

地理環境概述

臺北盆地是一個第四紀的沈積盆地,東北面有大屯火山群屏障,東南側為雪山山脈,西側則與海拔高250公尺的林口台地相鄰,面積約380平方公里。盆地內地形平坦,標高在海拔高20公尺以下之區域,涵蓋面積約240平方公里。沉積物大多來自淡水河系,三條主要支流─基隆河、新店溪和大漢溪,皆源自盆地東南緣,流經西部麓山帶,而新店溪和大漢溪的上游更深入雪山山脈,因此西部麓山帶和雪山山脈是盆地沉積物的主要來源區。此外尚有來自西北方林口台地及盆地北邊大屯山區的溪流,都曾夾帶火山質沉積物進入盆地(彭志雄等,1999)。

臺北盆地北為大屯山區、西為林口台地、東及南為西部麓山帶地層。地形平緩,大多在20公尺高度以內,由南往北漸次降低。地面高度以新店及樹林一帶最高,約10~20公尺;景美及板橋次之,約5~10公尺;臺大醫院、南港及松山,高約5~6公尺;新莊、蘆洲、社子及北投,高度約低於3公尺,局部低窪地區接近海平面的高度。

臺北盆地的基盤是褶皺的第三系沉積岩,基盤深度由東南向西北變深,目前所獲得基盤最大深度在五股地區,達679公尺(地調所五股(1)號探井附近),研判新莊(1)山腳斷層的活動控制臺北盆地的發育。王執明(1978,2000)根據鑽井及地物探查推斷臺北盆地的基盤地形大致有如下幾個地形特徵:

(一) 士林高地

孟昭彝與潘玉生(1963)由震測資料推斷出士林圓山附近有兩條斷層:三重斷層與大直斷層,由這兩條斷層的位置,可看出士林高地的約略外形。再經由鑽井、電測等所獲得之基盤深度,也與震測資料之推斷吻合。士林高地由士林、圓山向西延伸,海拔高度約-50公尺。

( 二) 華江高地

過去之地球物理探測及地質鑽探結果顯示,在大漢溪和新店溪間之第三紀基盤深度較淺。中央地調所板橋(1)井探得基盤深度為59公尺,今以華江高地稱之。93年度水文地質調查計畫之江翠站於深度124.4公尺鑽遇基盤。華江高地範圍尚待進一步探勘,可能為古淡水河與古大漢溪間的分水嶺。臺北盆地的基盤大體上是東南高而西北低。士林高地與華江高地分別位於盆地南北,中間低地應為古淡水河穿越之處。兩高地連線以西,基盤受正斷層作用影響而陷落,已知陷落最深處將近地表下700公尺,位於林口台地東南緣之泰山、五股一帶。

盆地基盤上覆平整的晚第四紀未膠結沉積物。盆地沉積物由砂、泥及礫石互層所組成,各地層岩性側向變化大。根據岩相、化石、礦物及沉積構造等特徵,配合臺北盆地現今大漢溪、新店溪與基隆河供應沉積物的性質和來源,彭志雄等(1999)推論臺北盆地晚第四紀的沉積體系是以古新店溪及古大漢溪為主的沖積扇,進入盆地後逐漸變成辮狀河與曲流河平原,並與盆地北方的古基隆和匯集成湖泊,近海側則因受海水影響而形成半淡水湖。

根據臺北盆地現有的深鑽探井資料,鄧屬予等(1994,1999)提議臺北盆地第四紀地層可以「松山─景美─五股─板橋」四層架構來劃分,其中五股和板橋層相當於王執明等(1978)所提出的新莊層。為避免名詞上之混淆及保留吳福泰(1965)最初分層的沉積意義,鄧屬予等(1994)提出「新莊群」用以包含「景美層」、「五股層」和「板橋層」三個單位。各地層之性質敘述如下:

(一) 板橋層

「板橋層」是鄧屬予等於1994年所定之地層,乃根據板橋(1)井、三重(1)井及蘆洲(1)等岩心資料。板橋層上界為五股層礫石或砂層的底面,下界為第三紀基盤的頂面。板橋層之岩性為河湖相的砂泥層、河相的小礫,以及沖積扇相的紅土礫石。下段多礫石和砂層;上段則以泥層居多,且常有紋泥層和火山碎屑層。厚度可達120公尺以上(鄧屬予等,1999)。

(二) 五股層

「五股層」是鄧屬予等於1994年所定之地層,依據五股(1)井所定的地層單位。五股層上界為景美層礫石的底面,下界為板橋層紋泥層的頂面。岩性為河相之砂層和礫層、河湖相之泥層與沖積扇相之紅土礫層。在盆地的東南部,以紅土礫石為主,在盆地的西北部,則以砂泥和小礫為主。厚度可達160公尺以上(鄧屬予等,1999)。

(三) 景美層

依照王執明等(1978)的定義,景美層應是一紅土礫石層,但鄧屬予等(1999)根據中央地質調查所「板橋(1)」和「蘆洲(1)」井中的資料,對景美層的定義稍加修訂如下:

以沖積扇相之厚層紅土礫石層為主,間夾河相之青灰色礫石。在盆地的東南部多大礫,以石英岩礫為主,砂岩次之,偶而有火山岩礫。在盆地的西北部以中小礫為多。厚度可達50公尺以上。"

沖積扇相組合以厚度大於10公尺的塊狀礫石層沉積為主,全厚度多在20公尺以上,礫石層大部由受風化的砂、泥基質支撐。礫石淘選差,表示沉積作用主要在高能量、坡度甚陡的環境下進行。臺北盆地沉積物的側向變化劇烈,但景美層的紅土礫石卻遍佈全區,與五股層的紋泥層同為臺北盆地第四紀地層系統重要的指準層。蕭承龍等(1999)的花粉化石研究指出,景美層沉積時,在氣候上為一冷期,當時海水面降低,使得河川礫石得以向下游外伸堆積。又由景美層的堆積年代研判,其成因很可能為大漢溪被襲奪後,向臺北盆地的西半部帶來了大量的粗粒沉積物,堆積成沖積扇,再加上新店溪所帶入的礫石,使得臺北盆地全區被紅土礫石覆蓋,形成景美層(鄧屬予等,1999)。景美層上界為松山層砂泥層之底面,下界為五股層砂泥層之頂面。其上界深度由南向北漸深,在五股、蘆洲之間深度超過100公尺,在臺北市區之平均深度約40至55公尺。厚度方面,在景美地區,本礫石層厚度可達135公尺,並以景美為中心向北呈扇狀分布,越往北邊,厚度越小,但景美層之礫石並未達松山一帶(王執明等,1978)。

(四) 松山層

此層首由丹桂之助(1939)命名,後有黃德乾(1962),林朝棨(1963)沿用至今。松山層上界為地表,下界為景美層礫石之頂面。岩性主由未固結之泥砂層組成;以河湖相之砂、泥及其互層為主,夾薄層小礫。泥層中常有藍鐵礦、貝殼及有孔蟲化石。礫石以石英岩和砂岩礫為主,間夾火山岩礫,厚度可達110公尺(鄧屬予等,1999)。松山層為盆地沉積物之最上層,其分布最廣,普遍存在於盆地各處,於盆地邊緣地區不整合蓋於第三紀基盤之上。松山層沉積時期,當時臺北盆地與海相通成一海灣或鹹水湖(黃鑑水,1998)。地調所本年度的地質鑽探資料顯示,新生公園站在地下62公尺處即鑽遇第三紀基盤,且第四紀沉積中並無礫石層之出現,由於本站接近盆地北部邊緣,推測景美層沉積並未到達此處,松山一帶之薄層礫石可能來自基隆河,與盆地中心之礫石層來自淡水河與大漢溪有所不同。


 

 Untitled Document

Singulai 製作維護

©1998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