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21屆)        
發表論文名稱及撰稿人
題目
發表人
生態文明建設催生江西河長制 羅小雲
台灣地下水環境及地層下陷防治 簡昭群
亞利桑那圖森市基於雲計算的即時洪水預報系統 段國紅
糧-能-水耦合系統研究 蔡喜明
水量分配方案約束下流域非汛期水量調度研究及其在撫河流域的應用 劉聚濤
臺北地區新店溪水源調度與備援評析 蔡宇龍
珠江三角洲搶淡蓄淡應急供水調度技術研究 贺新春
旱作管路灌溉需求潛力區域分析-以台灣宜蘭縣為例 姜世偉
建設專案水資源論證後評估技術探討與建議 邓坤
降雨時空不確定性對淺層崩塌警戒雨量之影響分析 吳祥禎
梯級水庫群聯合優化調度兩階段優化原理及其應用 王超
應用季節性預報於水文分析及地下水位推估-以鳳山溪流域為例 黃晶瑩
我國水平衡測試管理現狀分析 趙小娥
頭前溪河口段季節性地形變遷特性探討 魏紹唐
都市河川復元--以桃園老街溪為例 黃宏斌
城市河流大型水生植物與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的關係研究 渠曉東
水利水電建設項目對河流生態的影響及保護修復對策 —以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為例 吳浩東
混植模式水生植物於不同流速之種間競爭 陳湘媛
抚河改道对青岚湖湖区泥沙淤积模型试验研究 黄志文
運用CCHE-2D模擬河道沖淤 李錦育
耕層結構影響下第四紀紅土坡面產流產沙特點 劉窯軍
跨流域調水對北京密雲水庫氮磷營養鹽及葉綠素a濃度的影響 曾慶慧
江西省水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胡强
降雨格局、植被類型與工程措施對坡面產流產沙的耦合影響 於洋
基於CT成像技術的鹽漬土壤孔隙結構識別與分析 洪明海
潮流復原對上游洪水位及濕地生態的影響 郭祺忠
淮河幹流正陽關至浮山段行洪區調整與河道整治工程效果分析 虞邦義
Brazos River 水文和水力模型,規劃,和防洪應急管理 鮑菊玲
成都市中心城區即時洪水管理系統 喻海軍
湖山水庫集水區水質健檢評估並以LID概念規劃非點源污染削減策略 許少華
江西省大坝安全监测现状与发展 喻蔚然
台灣海岸防護現況與面臨問題 陳文俊
水库除险加固后蓄水安全鉴定工作实践及问题分析 胡国平
都市滯洪池型式與公式探討 劉彥廷
石岡壩副壩上游消能池尾檻高度最佳化設計模擬 李明龍
基于RNG湍流模型的弯曲溢洪道高速水流模拟研究 王志超
蓄水壩安全監測新思維 高憲彰
災害孤島潛勢風險分群與降雨警戒值探討 蔡元芳
臺灣水文化資產的發掘與運用-談屏東二峰圳的保存與修復 丁澈士
新密水利建設特點及其展示方案策劃 王英華
近一百年来中国水利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谢永刚
水文化遺產“鴻溝”景區旅遊模式研究 畢雪燕
苏北海堤变迁与黄河夺淮 张娟
水利基层事业单位组织文化发展探析 刘芳
CFRP補強加固PCCP的內水壓試驗 竇鐵生
基於近景攝影與無人機的水土保持動態監測技術 宋月君
大坝改造景观文化设计与实践 张兰婷
大型地下水人工補注實場操作與初步成效分析 莊啟洪
赣江、抚河尾闾水流泥沙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許新發
無尾港濕地水位量測系統之建置與維護管理 黃國文
典型岩溶区地下河外源氮磷入渗与降雨量的相关性研究 蒋然
基于Copula函数理论的贝叶斯概率水文预报方法 刘章君
遙感技術在灌區作物耗水與乾旱監測中的應用 陳鶴
紅壤柑橘園雨洪資源形成與調控研究 塗安國
大型噴灌機變數灌溉技術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 趙偉霞
水庫集水區保育治理工程生態執行之研究與探討 王國樑
羅布泊的興衰與中國西北乾旱沙漠化的空間發展 張洪泉
中國土壤流失方程輪作制度因數值初估 郭乾坤
整合水域與陸域之濕地地形測量探討-以無尾港濕地為例 林軍廷
三峽成庫後香溪河庫灣底棲動物群落演變及庫灣縱向分區格局的動態 張敏
基於生態行為學的魚類動態類比 韓瑞
生物膜對粘性泥沙吸附特性的影響研究 趙慧明
大陸山洪災害防治經驗分享 郭良
應用不同聯合機率分析方法於淡水河流域之洪水位預測 柳文成
台灣沿海地區不同重現期下暴潮位分佈與範圍之系統性評估 陳明仁
跨河橋梁耐洪能力與保護工法研究 楊昇學
變化條件下贛江尾閭洪水模型試驗研究 周蘇芬
於降雨影響下渠道流況變化之研究 許佐名
白河水庫更新改善工程防淤隧道水工模型試驗成果 蘇漢
基於中解析度衛星資料的區域旱情動態監測研究 楊永民
智慧河长制平台建设思路探讨 許小華
台灣地區用水計畫書審查制度的入法及其意義 李方中
珠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問題與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考 张心凤
應用訊號分析技術於礁溪溫泉日抽水型態辨識 劉宏仁
河長制水文服務與思考 呂蘭軍
基於android的河長制河湖管護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李文晶
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取用水在线监测方案研究 付鹏
   

 

Copyright © 2024 by 國立臺灣大學水工試驗所
聯絡電話 886-2-33662606    Fax:886-2-33665866
臺北市舟山路1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