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回顧(第03屆)        
發表論文名稱及撰稿人
論文名稱
撰稿人
中國近年來的洪澇災害 梁瑞駒
1996年賀伯颱風侵臺災害分析 許銘熙
迎向21世紀的水利科技 董哲仁
臺灣之防災科技研究 顏清連
珠江水利可持續發展研究 李景堂、陸庚唐
洪水預報與洪水防治
珠江流域防洪體系 黃鐘煒
防洪工程設計:美國加州經驗 蘇士敦
臺灣降雨雨型影響洪峰流量之研究 葉克家、賴玉堂、張長圖
淮河洪水防治 束慶鵬
漫壩風險分析在水庫防洪中的應用 陳肇和、李其軍
八掌溪即時洪水預報模式及不確定性分析 游保杉、曾財益
三口分流河道逕流量變化對荊江與洞庭湖防洪的影響 韓其為、何明民
充分調動湖蕩的調洪功能, 興利除害 袁雄漢、郭選平、董志勇
珠江河口導線規劃及整治問題 翁義孟
淡水河洪水預報系統模式之建立 陳明仁
阿公店水庫更新改善排洪設施之探討 吳慶現、張耀澤
廣州市防洪體系建設 吳鏡波、陳安康
深圳市三防決策支持系統中洪澇災害預測、預報、預警軟件的初步研究 程曉陶、王連祥、徐福生
低海拔高都市化地區的洪水防治-臺北市防洪排沙系統的特色與展望 林明曙、黃依清、楊財欽
實時洪水預報調度系統開發及應用 朱星明
96’8洪水黃河下游洪水演進特性 李勇、張曉華、李東風、劉月蘭
論岷江上游森林與成都市的洪災和防洪 陳祖銘、趙文謙、陳珂
擴散波的時空反演與洪水實時預報 李蘭
基隆河裁彎取直工程 李鴻基、林明曙、楊財欽、許邦雄
福建閩江洪水預警報系統 陳國梁
農業灌溉及城市供水中的節水問題  
黃海淮流域農業高效用水問題的探討 沈振榮、李原園、謝新民、于福亮
臺灣農業灌溉節水措施之推動 蔡明華、李三畏
黃河下游引黃灌溉及發展對策 蔣如琴、戴清
韓墩灌區技術改造實踐的典型意義 萬兆惠、高建恩、鄭安明、巒培堂
臺灣地區愛護水資源及節約用水成果分析與檢討 金紹興、劉豐壽、黃月娟
中國大陸地區的灌溉水管理與節水灌溉 李久生、林世帛、高占義
二十一世紀都市供水與用水移轉問題 羅建國
新彊缺水分析及調水的設想 楊力行、鄭祖國、丁海嗚、劉戈力、張宗友
濁水溪水資源統籌調配之總樞紐集集共同攔河堰計劃 黃金山、王雄
干旱地區雨水集蓄工程及節水灌溉 李桂芬、袁小勇
雨水貯集系統在坡地灌溉之利用 陳茂生、劉豐壽、連惠邦
干旱和半乾旱地區農田秸杆覆蓋的節水作用 董志勇、陶同康、袁雄漢、錢炳法、 徐世凱、童中山
臺灣大豆需水量之試驗分析 施嘉昌、何信賢
農用塑料的開發利用促進了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 余玲
水庫泥沙及河道泥沙  
利用彎道環境取水防沙的若干經驗 曾慶華
水庫清淤之規劃 徐享崑、謝政道、王文江
石門水庫之泥沙控制 許如霖、黃錦榮
水庫泥沙的模擬 張海燕
黃河中上游的泥沙治理 畢慈芬、丁倬德
大埔水庫水力排砂操作之模擬 張斐章、賴進松、謝惠紅
1946-1996年治黃成就回顧與展望 趙業安
深窄水庫溫度場與泥沙運移之數值模擬 蔡長泰、劉家興
水庫水力排沙的方式與時機 萬兆惠、胡春宏
水庫營運與排沙之永續性 吳建民、林襟江
1996年汛期黃河下游河道沖淤特性 申冠卿、張曉華、劉月蘭、侯素珍
砂質河床懸移質輸沙率改正方法 林斌文、梁國亭
發展溝地農業為黃河減淤除害 梁恩佐
黃河流域泥沙災害及其基本特徵 姚文藝、劉曉燕、朱啟武
海灣懸沙輸移的數值模擬 張金善、陸培東、徐敏
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政策與實踐  
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有關問題與思考 宋德敦、徐子愷
不發達地區生態可持續的水利水電開發 高德育、顧若川
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化流域水資源保護管理 李學靈
臺灣地區水資源永續發展的政策與措施 徐享崑、覃嘉忠、秦啟文、林文勝
水土變化對可持續性發展的影響 王兆印、陳佩玉
臺灣地區農田水利事業政策與實踐策略 李三畏、蔡明華
臺灣南部地區水資源開發運用策略 黃金山、楊豐榮
淮河流域水利事業可持續發展淺議 李良義
臺灣工業用水事業永續發展策略與檢討 陳弘凷
中國大陸牧區水利可持續發展對策 李寶貴
其他論文  
植物在黃河中游治理與開發中的作用 李敏、張麗
洪水期從河流向岸邊水井的農藥排放 宋大為、Ray. C.、Borah D., Roadcap G.
荊江截灣後河床長期沖刷機理的研究 何明民、韓其為、王崇浩
北京古代供水及防洪 鄭連第
沅水稀遇洪水與五強溪水庫 柯天河、孫君森、童顯武
任意流場中稀疏顆粒運動方程及其性質解析 黃社華、李煒、程良駿
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謅議 蔣昭俠、許可達
金屬材料空蝕改性的新方法-離子束技術及其應用 吳建華、張瑞凱
臺灣近年來北、中、南三個水利會灌溉水質之初步探討 劉玉雪、吳浚霖
   
 

 

Copyright © 2012 by 國立臺灣大學水工試驗所
聯絡電話 886-2-33662606    Fax:886-2-33665866
臺北市舟山路158號